查看原文
其他

全力建设高水平健康之城 为市民送上更多贴心“大礼包”—2020年全市卫生健康暨医疗保障工作会议近日召开

健康厦门 2022-07-03
4月22日下午,2020年全市卫生健康暨医疗保障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回顾了2019年我市卫生健康工作,并提出2020年十项重点工作任务。今年,市卫健委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将突出维护健康、公卫改革、深化医改、中医药传承等重点任务,加快推动“以治疗为中心”“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不断开创健康厦门新局面。副市长国桂荣参加会议并作讲话。


【回顾2019】


人均期望寿命80.89岁  

健康厦门建设进入新阶段


去年,我市居民人均期望寿命80.89岁,人口主要健康评价指标连续14年保持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较好水平。为推进健康厦门建设,我市成立了健康厦门行动推进委员会,率先建成保障基本、覆盖全民、统筹城乡的全民医保体系,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道防线”有机衔接,以较低的征缴收入实现较高的医疗保障水平,居民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厦大附属中山医院引进的董家鸿专家为患者实施肝门部胆管癌根治切除手术

同时,我市不停探索创新“互联网+健康”服务,在思明区试点开展“互联网+护理”入户服务,将健康管理延伸到居民家中;建设为各级医疗机构提供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服务的智能影像图像识别平台;建成厦门市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开放实验室,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循证医学中心、厦门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已入驻。其中,电子健康卡建设获评全国电子健康卡普及应用优秀案例,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为我省首批4家互联网医院试点单位之一。


新增建成床位1900张  

医疗资源和医疗水平双提升


医疗卫生补短板方面成效显著。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眼科中心五缘院区及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等一批医疗项目建成投用,新增建成床位1900张,千人床位数提高到4.66张。值得一提的是,我市与四川大学合作共建华西厦门医院(华西医学厦门研究院),如期开工建设。


在多方面的努力下,我市医疗水平取得高质量发展。13家三级以上医院设立36个“名医工作室”,柔性引进200余位国内知名专家,“大病不出厦门”进一步成为现实。令人振奋的还有,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入选国家首批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单位,作为“厦门经验”被国家推广。儿童医院与复旦儿科医院续签第二轮托管协议,市校合作、高位嫁接进一步深化。


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32.39%

深化医改成效明显


去年,全市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32.39%,65岁以上老年人签约率70.48%,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创新实践入选中组部案例丛书。同安区医共体也进入实质性运作,优质医疗资源持续下沉,基层门诊量同比增长18%。我市还在全省率先研发“厦门市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监管平台”,对中选药品从生产到使用进行全流程监管,确保群众用药安全。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管理师成为患者的“健康顾问”

同时,全市公立医院均纳入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试点,厦门市中医院入选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国家级试点,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厦门市仙岳医院入选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省级试点。重新修订院长目标年薪制及公立医院工资总额核定办法,重点引导公立医院提高医疗服务性收入占比。


【展望2020】


有序有力有效推进疫情防控工作

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水平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席卷而来,全市卫生健康工作者以对人民群众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工作。一月中下旬市卫健委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通过早准备、早部署、早落实、早细化措施,为我市争取了疫情防控主动权。同时,加强发热门诊规范化管理,明确流程规范,强化医护人员个人防护措施到位。5天时间改造完成32间负压病房,抽调51名骨干医护人员支援市定点救治医院,驰援武汉一线医务人员达302人。国务院指导组高度评价我市防控工作“为全国提供了非常好的典型经验范本”。有关大数据综合分析全国重点城市疫情防控能力评估,厦门位居榜首。

(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近距离接触病人进行现场流调)

下一步,我市将针对疫情暴露出的短板和不足,从体制机制上创新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举措,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加快推进厦大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改扩建项目,定位为综合性医院依托下的市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中心,规划建设急救分中心、血站分中心及洗消中心。加强基层服务体系建设,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合理配置和更新必要的设施设备,建成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点。



深入实施健康厦门行动

优化“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


今年,市卫健委将深入实施健康厦门行动,切实履行健康厦门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职责,制定监测与考核细化方案,统筹组织实施、监测和考核相关工作,协调组织17个专项行动小组全面推开专项行动工作,做好建设优质高效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国家试点工作。


进一步优化“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实现区域内信息共享,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将是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我市将探索建立厦门“信用就医”信息化支撑体系,试点推进“互联网+护理服务”,探索区域互联网医院平台。在原本的基础上,建设健康医疗大数据治理(科研)平台,将数据运用在临床、药物研发、决策等领域,提升健康医疗科研水平,建设具有厦门特色的健康医疗大数据“政产学研用”一体化新模式。



推进名医工作室

设立持续高位嫁接优质医疗资源


今年,我市将合理增加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供给,有序推进名医工作室设立,做大做强名医工作室的影响力,进一步推动“大病不出厦门”成为现实。


持续高位嫁接优质医疗资源,推进落实与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合作项目,支持复旦中山厦门医院等做强做大,推进全国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发展,继续借助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人才、技术、品牌、管理的输出,进一步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和先进的管理经验的扩容下沉,使厦门整体医疗水平进一步提高。



开展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馆建设

全力推进中医药传承发展


中医药事业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壮丽瑰宝,在医疗事业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今年,我市将持续开展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馆建设,构建以市中医院为龙头,各级各类中医医院和其他医疗机构中医科为骨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中医药服务体系。


同时,发挥中医药在疾病治疗、预防和康复中的特殊作用,鼓励家庭医生提供中医治未病签约服务。推动完善适合中医医疗技术应用的医保、价格政策,将适宜的中医医疗服务项目和中药按规定纳入医保范围。


扎实做好妇幼健康工作 

完善老龄健康服务体系


今年,我市将尽可能增设母婴设施、托育机构,继续推进生育全程孕产期保健服务,做好流动人口和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关爱工作,构建鼓励按政策生育的制度体系和社会环境。大力推动婴幼儿服务工作,制定我市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方案,启动示范试点工作。持续巩固母婴五项制度,进一步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作,开展各级妇幼新生儿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听力、0-6岁儿童眼保健等早期疾病的筛查工作,努力完善妇女生命全周期和儿童生长全过程健康管理。


组织实施“爱心敬老”行动,开展老年人心理关爱工作。探索“安宁疗护”试点,推动有意愿的医养结合机构开展安宁疗护服务。


姚冠华

厦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收官之年。全市卫健系统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日常工作,全力抓好今年各项工作落实,在更高起点上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我市卫生健康事业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推动我市人民健康水平再上新台阶,全力为建设高水平健康之城作出新的贡献。



END


来源:厦门日报

审核:张从云  田丁

整理:夏小山 


往期精彩回顾厦门全体党员干部看过来,你有一个重要通知请查收!
87个日日夜夜, 他们时刻坚守在抗疫一线

302名!厦门市委市政府通报表扬厦门支援湖北医疗队全体队员

平安返回厦门!中国医疗专家组圆满完成在菲律宾援助任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